Monday, October 20, 2008

午後的慢步調




下午一點又到了,這是一個訊號,一個結束獨處的訊號,也是我準備接孩子回家的訊息,每次到這時候,總有一份不捨,不捨獨處的時間這麼快流逝…
上星期五的下午陽光普照,是這一個月以來難得的好天氣,我下了公車,然後慢慢地步入校園,目光不時地尋找一個瘦瘦小小的孩子-他正快樂地在廣場中跑來跑去。我的孩子知道媽媽會在這時候出現,他也知道我偶而會陪他打打球,或看他溜直排輪、放風箏、溜滑梯,或者只是很簡單地欣賞校園的花草…
我們不急著回家,步調慢了下來,是因為要等哥哥放學,生活慢了下來,是因為回到家,幾乎不再出門,生活空間比較窄小,少了活動筋骨的機會,所以我們留下來等待和玩耍,雖然有時會掙扎要不要陪他在學校「虛耗光陰」,但多數的時間我決定「虛耗光陰」…
這天比較特別,車子因故進了修車廠,因此沒辦法載運動用具,更沒辦法載腳踏車。這兩天他很想騎腳踏車,因為最近他突然會騎腳踏車,這種成就感驅使他想繼續騎腳踏車,只可惜這次沒辦法滿足他的欲望,只好尋求其他的標的度過這天的下午。
我和老師談完事之後,就帶著他走到學校池塘邊,欣賞池塘裡的小生物。學校有三四個小小池塘,這學期看得出來池塘多了好多的生物,讓池塘充滿了生機,有蜜源植物吸引蝴蝶,有大魚小魚穿梭於水草間,除此之外,也有很多螺類在石頭上爬行,留下了粗粗細細的痕跡,無意間,我們發現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文蛤,為了了解文蛤究竟是死的還是活的,我們在那兒等了好幾次,終於看到他吐出白白的肉,也看到小文蛤移動的樣子。我不知道文蛤可以活在小池塘裡,也不知道文蛤的生活史和身體的構造,印象中的文蛤是屬於大海旁的潮間帶,是下酒的佳餚,是摸蛤兼洗褲…你可以笑我不懂,但我知道這對我和孩子是一個特別的事件,我們在那兒觀察了約一小時左右,這樣的觀察看似浪費時間,卻是學習很重要的元素。我深信隨機而來的學習總是勝過有目的的學習,因為前者是輕鬆毫無壓力,後者則伴隨著目的、成就和情緒,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物理大師費曼曾提起對他影響深遠的人物之ㄧ就是他的父親,父親要他觀察一隻鳥,不要只是記得一堆的名詞,而是要他細細地觀察小鳥的體態,小鳥的跳躍…而我也希望用這種觀念教育我的孩子,希望他從生活中感受和學習與他相關的事物,也希望自己慢下來,不要因為「快」而壞了一天的情緒,所以大部分的我,選擇了這樣的午後生活。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