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幾乎每個月都會例行一次到台北做牙齒矯正,矯正完後全家偶而會到大安森林公園走一走,那兒不管什麼時候,總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熱鬧非凡。孩子們則在那兒快樂的爬竿、溜滑梯、盪鞦韆、跑步、玩沙或者看著教練帶著一群孩子們溜直排輪,直到天黑。
有一次,在大安森林遊樂區裡,靠近盪鞦韆及溜滑梯的地帶,有一位男子站在階梯上,手拿著大圓框優雅地、柔柔地來回擺動著,藉著風吹起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泡泡,這些泡泡瞬間吸引了孩子們以及大人們的注視,並誘使他們忘掉正在玩的遊戲、做的事,全都一股腦兒地朝他吹的泡泡追去,享受摸到、碰到泡泡的樂趣。孩子們享受追泡泡的樂趣,那位男子享受製造泡泡所帶來的樂趣,而我也在一旁享受觀看泡泡製造的過程。
最近抽空上網查詢製作泡泡的配方,雖然各家提供的配方有差異,但是透過這些資料,約略了解製作泡泡的基本原則,於是就將洗碗精、水、膠水及甘油等置於溶液裡攪拌(未按配方的比例),自己在浴室裡玩了起來,起初不是很順,藉著擺弄鐵圈,感覺形成泡泡瞬間的各種作用力,慢慢修改動作及泡泡溶液的比例,終於做出大泡泡(還不是最佳的比例),接著就很興奮地請兒子們也來玩,剛開始他們和我一樣,經常失敗,但擺動幾次後,他們終於也抓到了一些訣竅,於是我透過鏡頭請他們擺出得意的姿態,作為此次的見證。嗯!ZZZ~我累了!快睡著了﹋﹌以後有空再寫了.
1 comment:
mywolke您好:看到有人留言,真好.謝謝您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