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雖然我現在全職在家帶小孩,看似賢妻良母,但箇中的生活波動也不小。或許是職業婦女當習慣了,總是希望在家依然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愛做的事,因此與家人的衝突就會出現,例如,當我想做某事時,天真的希望孩子能自己玩自己的東西,不要來吵我(當我認真起來時,非常不喜歡有人打斷我正在做的事),然而,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總是會很天真地來分享他們的世界,哪管我現在是否正在忙,所有當初想好好教育他們的理念,在此時會大打折扣,甚至會有火山爆發的情形產生…所以職業婦女轉當家庭主婦必須做適當的心理調整,否則很容易得憂(躁)鬱症。
教養孩子,並不是那麼容易(其實是難在自己),因為我們常常會以大人的角度、習慣和思維要求孩子達到我們的期望,有些孩子蠻能順從父母親的要求,但並非所有的孩子皆依照我們的期望成長,至少我的孩子對某些事情或做法還蠻有意見的,如果方法不對,還會弄得彼此心理受傷…所以現在的我,對孩子知識性的學習不太會干涉,大多時間都讓他們自己摸索。不過這種做法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我們偶而要抽出時間陪他們玩,隨時製造機會讓他們去摸索我們想給他的東西,例如老大對骰子很有興趣,我們就會借機率的書讓他看,通常他會先看自己借來的書,過了一段時間,他就會好奇並仿造書本畫表格來紀錄骰子或銅板可能出現的各種機率,他在實作中,就會知道什麼樣的組合,出現的機率最高,還可藉機告知賭博或六合彩中獎的機率是多麼的低,更積極一點會告訴他投資理財的概念,這些過程偶而參與偶而放手,他輕鬆我也自在。
老大的興趣很廣泛,經常可看見他玩不同的主題,例如,摺很多很多的小垃圾盒、畫很多很多的士兵、做各種不同的骰子、不停地轉魔術方塊、不間斷地思考小數、分數,還有國中才會教的未知數…我看到他對數學是那麼地有感覺,雖然曾笑著對他說:「要不要參加數學魔鬼營,或許你會一鳴驚人喔!」我很想教他數學,但我知道我的做法不見得適合他(因為我的脾氣),所以順其自然。或許我的孩子不是全才,但我相信我的孩子絕對是自主性地學到了東西,每次看到很多孩子去安親班學很多「考試用」的填鴨知識,總是替他們憂心…
為了訓練老二算術,這陣子睡前總是會玩10-30分鐘的撲克牌遊戲,不論是九九、撿紅點、抓鬼牌或者是大老二,都帶給我們生活樂趣。有人乍聽之下,覺得不可思議,但仔細想想他們也會認同這樣的遊戲不僅可以訓練算術,還可以訓練觀牌和思考,更重要的是可以隨時觀察他們的牌品,藉以告知人與人互動的良好關係,所以親子活動不一定要到戶外,也不一定要很盛大,而在於全家有沒有一起投入,姑且不論知識的效益如何,這樣簡單的「親子活動」絕對是最佳的潤滑劑!!
「你親子活動了嗎?」,只要願意,隨時都是好時機。
Friday, March 28, 2008
你「親子活動」了嗎?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